當前位置:『 創(chuàng)業(yè)學院 』->文章正文

這家店鋪靠蒸餃,堅挺上百年

2018年03月21日  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內(nèi)容摘要:在鄭州市緯五路與經(jīng)六路交叉口的位置,有個叫“京都老蔡記”的店鋪。店門不大,進得店里,卻別有洞天。進店最惹眼的是一棵大樹,樹身粗壯,須兩人方能合圍;葉片黃的發(fā)亮,有一串果子從枝頭垂下,似乎暗示著成熟。大廳...
熱門精品廚藝教程推薦:
鹵肉卷餅技術   正宗肉夾饃技術   黃金土豆餅   老濟南把子肉   正宗原汁燉牛肉   涼皮商用教程   果香雞柳棒   正宗麻椒雞商用技術   廚師寶典   夜市新寵芝士黃金薯   網(wǎng)紅臭豆腐技術   驢肉火燒技術   柳州螺螄粉配方   蟹黃鍋巴雞技術   秘方排骨米飯   正宗臺灣鹵肉飯   可真正商用的包子技術   正宗新疆椒麻雞   醬香米線   鍋巴土豆   香辣肉醬面/米線   臺灣牛肉面   單縣羊肉湯   襄陽牛肉面   楊國富麻辣燙   秘制紅燒肉   麻辣串炸串   青一色特色菜   酸辣粉技術   黃燜雞米飯   千里香餛飩   棗莊辣子雞   重慶麻辣魚   牛雜湯   淮南牛肉湯   麻辣香鍋   過橋米線/砂鍋米線土豆粉   安徽牛肉板面   ...更多

在鄭州市緯五路與經(jīng)六路交叉口的位置,有個叫“京都老蔡記”的店鋪。店門不大,進得店里,卻別有洞天。

進店最惹眼的是一棵大樹,樹身粗壯,須兩人方能合圍;葉片黃的發(fā)亮,有一串果子從枝頭垂下,似乎暗示著成熟。

大廳寬敞明亮,擺著十幾張八仙桌。每張桌配八條硬板凳,古色古香,很有情調(diào)。

店主并不避諱廚房內(nèi)的操作情況,大廳和廚房僅隔一塊大玻璃,站在大廳便可望見廚房內(nèi)的情形。

廚師們切菜炒菜,小工們也忙著打下手,幾個老阿姨頭戴衛(wèi)生帽身穿白大褂,正動作嫻熟地包蒸餃。

老蔡記的第三代傳人蔡武順也在廚房忙活,忙完手頭工作,脫下工作服,給我們講起了這個老號的故事。

大玻璃窗內(nèi),蔡武順和阿姨們一起在餃子間忙活著

老蔡記的創(chuàng)始人名叫蔡士俊,河南長垣人氏。當時宣統(tǒng)皇帝尚未退位,他還在清宮御膳房做廚師。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宮中仆役紛紛逃散。

蔡士俊在朋友的幫助下,在北京前門外開了一間小飯店,主營蒸餃和餛飩,順帶賣些炒菜和鹵菜。蔡士俊畢竟是宮里出來的御廚,手藝自然不凡,當時生意很好。

創(chuàng)始人蔡士俊因曾是御廚,手藝上有優(yōu)勢。

由于思家的緣故,1919年,蔡士俊攜家眷來到鄭州,在西二街開了間店鋪。

當時的西二街很繁華,類似于舊都市的“天橋”。唱戲的、說書的、玩雜耍的,賣各種吃食的均云集于此。蔡士俊為店鋪起名“蔡記餛飩館”,店面不大,十幾平左右。由于味道好,價格便宜,蔡記餛飩館生意一直不錯。

到了上世紀20年代,蔡士俊將店鋪搬到了德化街100號。德化街原先是河,后來填平,許多商家漸漸在此處開店。蔡記店鋪后面是個大院子,蓋著幾間房子,商住兩用。

時間轉瞬即逝,到了1956年,國家出臺公私合營政策,蔡記餛飩館合入國家,當時稱“鄭州市飲食服務公司”。

1956年,為慶祝鄭州市國棉三廠成立,京劇大師梅蘭芳來鄭州表演,中午就在蔡記餛飩館吃飯。“當時來了三輛黑色小轎車,到了店門前下來不少人,其中就有梅蘭芳先生。”蔡武順說。

1960年,毛主席來鄭州,由時任河南省省長的吳芝圃接待,吳芝圃便陪同毛主席來到德化街的蔡記餛飩館。

蔡武順當時年齡尚幼,事后才聽母親提起!拔腋赣H接到省里電話,說是有一位中央領導人要來店里吃飯。我父母也是后來才知道是毛主席,毛主席吃完飯后還說‘味道不錯,很好’!

1966年,“破四舊”活動在中國大范圍蔓延,蔡武順一家也未能幸免,成了“無產(chǎn)階級的敵人”。蔡武順兄姐八人,他最小,全家人被趕進了一個僅有十幾平的房子。

“紅衛(wèi)兵整天價一波一波地來,家中能搬的全搬走了,每次他們走后,家中都是一片狼藉。有次我從外面回來,看見母親站在屋里的方桌上,雙手反綁,正挨一幫紅衛(wèi)兵的批斗!蹦赀^半百的蔡武順回憶起這件事,語調(diào)微微顫抖。

那場十年浩劫,中國人歷經(jīng)的苦難,無法用文字描述。

熬過漫長的寒冬,文革結束,中國終于春暖花開。

1979年,蔡武順的父親蔡永泉退休了,蔡武順接替父親,開始在飲食公司上班。

蔡家第二代傳承人蔡永泉

在蔡武順心里,一直對蔡記餛飩館念念不忘。1993年6月,蔡武順和大姐蔡長馨在商城路開了一間餛飩館,經(jīng)營餛飩和蒸餃,目的是將蔡家的手藝傳下去。

開業(yè)之后,蔡武順去工商局申請“老蔡記”的商標注冊,但是被告知已被飲食公司搶先一步申請了(也是在1993年)。如果要用這個商標,要向飲食公司定期交納商標使用費。

蔡武順不明白,自己是蔡家的人,申請自家的“老蔡記”為啥要給別人交錢?

蔡武順四處咨詢請人幫忙,事情出現(xiàn)轉機。工商局告訴他,在1993年9月30日之前申請商標的商家,為同一天申請,而蔡武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證據(jù),證明“老蔡記”這個注冊名本屬蔡家。

蔡武順便發(fā)動兄姊找證據(jù),皇天不負有心人,蔡家人找到了一個牌匾,不足一米長,四十公分寬的一塊桐木牌,上面寫著“京都餛飩館”。蔡武順說:“這塊木牌原是掛在門口的招牌,和以前賣酒的酒幡類似!

蔡武順還找到了一張行業(yè)登記表,證明蔡家之前和國家公私合營,蔡家占有股份。

證據(jù)確鑿,“老蔡記”商標順利拿下。

一年后,蔡武順去了烹飪學校教課,二哥蔡元順幫著大姐照顧生意。

十幾年前,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有“食神”之稱的蔡瀾來到鄭州。經(jīng)一位姓金的朋友介紹,和蔡元順見了面,并嘗了蔡家的蒸餃。

蔡瀾回港后曾撰文記述那次美食之旅,文中寫到:

“送進口,那陣味道錯綜復雜,又加上松葉的香,的確是我這一生六十年嘗所未嘗的最佳餃子。任何人做的,和他們一比,都要走開一邊。古人逐鹿中原,我沒有打戰(zhàn)的欲望,但是為了這籠餃子,爭個你死我活,也是值得!鄭州有多家老蔡記,請認清冠有‘京都'二字這一間!

字里行間透露出無限的懷戀和驚喜。

2014年2月,蔡武順在緯五路與經(jīng)六路交叉口開了這家“京都老蔡記”。

蔡武順是鄭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京都老蔡記的代表性傳承人。

老蔡記的蒸餃是一絕,吃過的人都有體會!俺鲩T百步外,余香留口中”的贊譽絕非浪得虛名。

蔡武順介紹說,蔡記蒸餃的制作極為講究,選材都是精質的豬后腿肉,而非五花肉。

肉餡剁好之后,要邊打餡兒邊加水,打成之后的肉餡幾乎溶于水中,看過去要有反光。另外,各種調(diào)料也有一定比例,而且調(diào)料中還加入了中草藥,起養(yǎng)生作用。

蒸餃薄皮里的肉餡緊實并泛著反光

蔡武順說,老蔡記有個配料密室,由第四代傳人親自配料。

負責人敲開密室大門,食記君有幸在門口向內(nèi)望上一眼。只見一個光頭在密室案板上操作,旁邊站著一個戴眼鏡的幫廚。

負責人說,那是第四代傳人蔡琪,他不是沒有頭發(fā),而是不得已剃光,是為了防止頭發(fā)落進去,即便戴帽子也不行。

蔡記的蒸餃皮用燙面制成,面團要反復揉搓使其筋韌。

蔡武順說:“老蔡記燙面講究‘三光’:手光,手上不留面粉;面光,揉好的面看上去要亮;盆光,面盆中不留余面,一方面是筋韌,另一方面是節(jié)約!

老蔡記蒸餃的籠屜很大,直徑約四十公分,內(nèi)放十只蒸餃,形如月牙,很是討巧可喜。

一般的蒸餃館,籠屜內(nèi)多是竹子或籠布之物做鋪墊,而老蔡記的籠屜內(nèi)鋪的則是長白山所產(chǎn)的馬尾松針。

蔡武順說:“我們用的是可食用松針,產(chǎn)自六年以上超過三米高的馬尾松,春夏采雄松針,秋冬采雌松針(馬尾松是雌雄同株植物,雌松針一般在松樹頂端,雄松針一般在中下端)。松針采摘下之后,先經(jīng)過清水洗,消毒處理,然后再拿香油浸泡幾個小時,這樣蒸出來的蒸餃會有淡淡松針的香氣。另外,肉餡中含有中草藥,松針則是藥引子,要靠它將中藥的養(yǎng)生藥效引出來!

聽完蔡武順的講解,不禁感嘆,看似不起眼的松針也有這么多講究。京都老蔡記這小小的一只蒸餃,果真是內(nèi)有乾坤。

大籠屜端上來了,打開蓋兒,蒸餃正服帖地躺在松針上,個個晶瑩剔透,餡大皮薄,隱約可見其內(nèi)容。

松針坐底的蒸餃透露淡淡清香,此為傳統(tǒng)蒸餃,還有香菇肉餡和雞蛋韭菜兩種。

食記君迫不及待夾起一只,就要往嘴里塞,哪知內(nèi)餡滑出,筷子間只剩一張薄皮,引得眾人大笑。

蔡武順說:“在我們家吃蒸餃,不能從中間夾。因為餡多,汁水多,從中間夾力道不平衡,餡兒容易滑出,要從一頭夾!

不聽他講,這蒸餃還真吃不進嘴里呢!

夾起一只蒸餃放入口中,汁水豐盈,而且極香,隱約有松針的清香。面皮柔韌不粘牙,肉餡很鮮,蘸醋吃風味更佳。一口下去,油水便會從嘴角流出,很是過癮。

“老蔡記”的餛飩做得也很好吃,湯汁濃郁,餛飩鮮香爽滑,配蒸餃最好。

“老蔡記”歷經(jīng)辛亥革命,新中國成立,十年動亂,一路風雨地走到今天,是一個老字號的幸運,也是鄭州人的幸運。

籠屜里彎彎如月牙兒的蒸餃,盡管經(jīng)歷過那么多事,百年來卻還是那般模樣。

正如那句詩: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卻曾照古人。

蔡武順的祖父于1951年去世,父親蔡永泉于1990年去世。蔡永泉去世時,自家的“老蔡記”還沒開張,想必他內(nèi)心一定很遺憾。但若知今天“老蔡記”的紅火,雖在九泉,老人家也會告慰吧。

------------------------------

本文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熱門精品廚藝教程推薦:
鹵肉卷餅技術   正宗肉夾饃技術   黃金土豆餅   老濟南把子肉   正宗原汁燉牛肉   涼皮商用教程   果香雞柳棒   正宗麻椒雞商用技術   廚師寶典   夜市新寵芝士黃金薯   網(wǎng)紅臭豆腐技術   驢肉火燒技術   柳州螺螄粉配方   蟹黃鍋巴雞技術   秘方排骨米飯   正宗臺灣鹵肉飯   可真正商用的包子技術   正宗新疆椒麻雞   醬香米線   鍋巴土豆   香辣肉醬面/米線   臺灣牛肉面   單縣羊肉湯   襄陽牛肉面   楊國富麻辣燙   秘制紅燒肉   麻辣串炸串   青一色特色菜   酸辣粉技術   黃燜雞米飯   千里香餛飩   棗莊辣子雞   重慶麻辣魚   牛雜湯   淮南牛肉湯   麻辣香鍋   過橋米線/砂鍋米線土豆粉   安徽牛肉板面   ...更多

轉載該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轉載或涉及版權、內(nèi)容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以便可以立即刪除;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

金牌教程推薦

聯(lián)系
我們

手機
訪問

手機掃描二維碼

收藏
網(wǎng)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