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資訊文摘 』->文章正文

一位50后廚師的16條忠言字字珍貴價值千金

2021年03月27日  原文鏈接:查看原文
內(nèi)容摘要:這是一份來自50后廚師的忠言,關(guān)于廚藝、關(guān)于廚德,也許有些話不太好聽,甚至有些觀點會讓你覺得“過時”。所謂“忠言逆耳”,不妨靜下心來,仔細(xì)品味品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但老師傅對年輕廚師的這份用心...
熱門精品廚藝教程推薦:
鹵肉卷餅技術(shù)   正宗肉夾饃技術(shù)   黃金土豆餅   老濟(jì)南把子肉   正宗原汁燉牛肉   涼皮商用教程   果香雞柳棒   正宗麻椒雞商用技術(shù)   廚師寶典   夜市新寵芝士黃金薯   網(wǎng)紅臭豆腐技術(shù)   驢肉火燒技術(shù)   柳州螺螄粉配方   蟹黃鍋巴雞技術(shù)   秘方排骨米飯   正宗臺灣鹵肉飯   可真正商用的包子技術(shù)   正宗新疆椒麻雞   醬香米線   鍋巴土豆   香辣肉醬面/米線   臺灣牛肉面   單縣羊肉湯   襄陽牛肉面   楊國富麻辣燙   秘制紅燒肉   麻辣串炸串   青一色特色菜   酸辣粉技術(shù)   黃燜雞米飯   千里香餛飩   棗莊辣子雞   重慶麻辣魚   牛雜湯   淮南牛肉湯   麻辣香鍋   過橋米線/砂鍋米線土豆粉   安徽牛肉板面   ...更多

  這是一份來自50后廚師的忠言,關(guān)于廚藝、關(guān)于廚德,也許有些話不太好聽,甚至有些觀點會讓你覺得“過時”。所謂“忠言逆耳”,不妨靜下心來,仔細(xì)品味品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但老師傅對年輕廚師的這份用心,不可謂不真誠,字字珍貴,價值千金!—— 曉燕

  01

  會不會炒菜看他往那一站

  不少師傅炒菜時,鍋鏟子在鍋里不斷地和弄,自己也弄不出個所以然來,不知道翻鍋的目的是什么,胡亂翻勺,根本起不到使原料充分受熱的作用,翻勺一定要翻偶數(shù),不能翻奇數(shù)。水平一般的廚師,菜品炒好后,將菜品往外一倒,直接扣到盤子里,再讓打荷師傅擺盤。水平高的師傅,將鍋里能盛出來炒好的原料和不能盛出來的不要的原料分開,直接將好原料盛出,這樣裝盤多利索,這就是會炒菜的師傅。

  02

  漿料、炒菜不要先撒鹽

  現(xiàn)在很多廚師上漿時先撒把鹽,應(yīng)該是先下胡椒粉、料酒、雞蛋清、淀粉抓好以后,再放鹽,這樣上漿的肉,不管怎樣滑油、焯水都不會老韌、縮水。先放鹽會把肉的纖維“拿”住了,肉的口感就會發(fā)死。我們國寶級大師在給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做菜時,都是后放鹽。其實不只肉類,蔬菜也是一樣后放鹽,F(xiàn)在很多廚師上漿時都會用嫩肉粉,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市面上的各種嫩肉粉都是化工原料,被人體吸收后無益。  

  03

  年輕廚師爆、熘不分

  現(xiàn)在很多店里面的爆菜還勾著芡,而且勾著一塌糊涂,完全像一個熘菜。爆菜講究火快、火旺,能夠保住原料內(nèi)的水分,口感要求爽脆。熘菜的原料比爆菜的原料難成熟一些,所以加熱時間要長一些,原料的口感要軟嫩一些。如果爆菜炒得像熘菜,熘菜炒得像爆菜,兩者鮮明的口感就無法突出出來。

  04

  好廚一把鹽

  只用鹽就能炒出好菜,可能很多人不信。要學(xué)會用鹽,必須要先了解原料的自身特點。很多人炒雞蛋總是感覺沒放多少鹽,為什么就咸了呢,廚師不知道雞蛋本身就是咸的,其實稍微點一些鹽,味道就夠了。再舉個例子,大師炒的黃瓜片就脆嫩脆嫩的,普通師傅炒得就水囔囔的,關(guān)鍵在炒黃瓜之前,先在黃瓜上撒點鹽,和一下,讓黃瓜出點水再炒,這才不用其他調(diào)料,炒出來的黃瓜片要味有味,要口感有口感。很多食材的味本身就不錯,加點鹽襯托一下原料的本味,遮下異味就夠了。  

  05

  炸烹蝦簽用面肥掛糊

  過去我們把對蝦叫大蝦,小于對蝦的我們都叫蝦簽。蝦簽掛糊炸后炒一下非常好吃,現(xiàn)在這道菜不知道是因為廚師做不了了,還是其他問題,市面上看不到這款菜了。我們當(dāng)時在給蝦簽掛糊時,都要摻一點面肥在里面,但不能放多了,稠度稀一點,炸出來特別酥,也不用放泡打粉、脆炸粉,味道特別香。我們掛糊炸原料時還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進(jìn)行烹飪。

  06

  西紅柿炒雞蛋鍋邊澆醋

  我這次講的都是一些很普通的菜品,就拿西紅柿炒雞蛋來講,出鍋的時候在鍋邊上淋一勺醋,用鍋邊的熱度將醋揮發(fā),醋的酸味與西紅柿的酸味中和一下,這種香味是非常香的。西紅柿還有一個妙用,可以用來解酒。取一個大西紅柿,把西紅柿皮剝了,把西紅柿肉切成小塊,擱在鍋里頭熬,不放水也不放油,熬濃了,放在小碗里,給喝醉酒的客人這么一喝,20分鐘左右,酒勁就醒過來了。酒醉后千萬不要喝茶,越喝越難受,還對腎不好。  

  07

  炒豆芽斷生不出湯

  現(xiàn)在去家餐館吃飯,端上來的炒豆芽下面都是一洼水,這就是炒豆芽出水了,豆芽的水分都炒出來了,豆芽本身肯定沒有脆嫩的感覺了。炒豆芽有兩種,炒綠豆芽和炒黃豆芽。炒黃豆芽關(guān)鍵在火候,黃豆芽的火候和綠豆芽的火候是兩種,綠豆芽的個頭要短一點,黃豆芽稍微長一點,黃豆芽的火候就相對難掌握一些。綠豆芽比較細(xì),所以比較容易熟。這里有一個竅門:炒綠豆芽時,鍋里的油稍微燒的熱一點,下入綠豆芽快翻鍋,放調(diào)料,翻鍋頻率略慢一些,稍微等一下翻一下,最多翻六七下出鍋,這時候綠豆芽已經(jīng)熟了,而且剛剛斷生,口感正好,味也調(diào)好了。 還有個關(guān)鍵就是在鍋很熱的時候,怎樣讓豆芽貼住鍋,快速充分受熱,因為鍋邊、鍋心、鍋中間的溫度都不一樣,跟鐵板燒用的鐵板中的不同溫區(qū)是一個道理。

  08

  廚師要學(xué)會用素湯

  現(xiàn)在有太多的廚師都不會吊素湯了,素湯的制作非常講究,要添加黃豆、毛豆、五臺山臺蘑、松蘑、口蘑、豆芽等七八種原料。熬出的白湯,流程和吊普通湯一樣,湯味很鮮,主要靠黃豆和蘑菇提鮮,用來炒素菜味道很好。  

  09

  炒香菇菜心有訣竅

  這是一道比較普通的菜品,不少廚師在給香菇、油菜焯水時,倒一大勺油,增香調(diào)色,這其實沒有必要。老師傅在給香菇和油菜焯完水后,稍微撒一點鹽、胡椒粉,能夠巧妙地祛掉香菇和油菜心的青澀味,增加香味,再回鍋炒制,絕對和普通廚師炒得不是一個味,普通廚師炒得這道菜品味道比較寡,而且還有澀味。

  10

  蔥根留用燒海參

  不少廚師現(xiàn)在切蔥都是一頭一尾一剁,倒是挺麻利的,好東西都切走了。蔥根上的蔥味是最足的,用小刀將蔥根上的毛毛一點點刮掉,然后切成一寸長的段,用來制作蔥燒海參,蔥味非常足,因為蔥白用蔥根連著,蔥段的形狀還不散。蔥葉可以炸一下做裝飾,或者是點綴使用,多實用。

  11

  少用滑炒,多用臥油炒

  拿魚香肉絲這道菜來說,現(xiàn)在除了北京飯店、四川飯店等高規(guī)格酒店外,很多師傅都是將肉絲滑油后炒制,這樣肉絲的香味都跑到油里去了,炒出來的菜當(dāng)然不香了。我們傳統(tǒng)的做法是用臥油炒,臥油炒就是用將肉滑熟,再用滑肉的油作為底油來烹飪原料。傳統(tǒng)菜干煸牛肉絲也是應(yīng)該是用臥肉炒來烹飪,香味才足,鍋汽的味道才能出來。  

  12

  要提高原料的出料率

  我們當(dāng)時學(xué)徒的時候,三兩的里脊肉要切出二兩八的絲來,浪費(fèi)的很少,幾乎沒有。我們那時候師傅要求黃瓜一斤出九兩,蒜苗一斤出八兩,萵筍一斤出半斤。現(xiàn)在小廚切料,浪費(fèi)很嚴(yán)重,一斤萵筍出三兩就不錯了,直接影響整個餐廳的菜品毛利率,其實這些浪費(fèi)都是可以避免的,也是沒有必要的。要想當(dāng)大師傅、廚師長,先把出料率弄好,出料率高了,人家才放心提拔你。

  13

  要會用蔥姜水、蔥姜油

  有一些菜不允許蔥花、姜末出香,特別是一些白汁菜,就得用蔥姜水、蔥姜油調(diào)味。比如說炒香菇菜心,我們就得用蔥油;要是炒大蝦,我們就得用姜油,這味出來才香;像扒菜,扒蘑菇的時候,就得用蔥姜油。焯蘑菇的時候要分兩次入水,第一次快速冒一下,把土腥味去掉,第二次,水里加一勺湯,放點料酒和醬油,用這個水再焯一下蘑菇,這蘑菇焯完水后,還沒炒呢,香味就跑老遠(yuǎn)了。

  14

  衣服上沾油用刀刮

  廚師衣服上經(jīng)常會蘸到一些小塊油漬,這時候千萬不要用手布擦,污漬面積越擦越大,可用片刀將油漬猛得一下刮掉,干凈利索,開始油漬蘸到多大面積,刮掉后還是多大面積,衣服看起來還是比較整潔的。  

  15

  不做味精廚師

  很多廚師做菜,灶臺上調(diào)料一大堆,不管什么調(diào)料都往菜里加,就靠味精、雞精調(diào)味,一桌子菜全是一個味。年輕的廚師要學(xué)著用最簡單的調(diào)料、最普通的調(diào)料做出最好吃的菜,這才是真正的廚藝。有的廚師廚藝提高到一定程度,不用油照樣炒出好吃的菜,這是一種境界,用水煮菜烹出極品美味,吃出食材的本味,這是能力。廚師做不好菜,別老找調(diào)料毛病,現(xiàn)在很多師傅做菜,一嘗味不對,就說你這調(diào)料不行,給我來最貴的那種,其實是手藝不到家,用好調(diào)料做基本上還是這味。老北京有款菜,只用一種調(diào)料,就放黃豆醬炒,味很好吃。

  16

  說在最后

  師父要給徒弟飯碗,不要跟徒弟收錢,搶他飯碗,讓徒弟能有一份手藝,能夠養(yǎng)家糊口,才是師父的榮譽(yù)。學(xué)廚藝就像練武術(shù),把基本功底子打好,不怕菜品進(jìn)步變革,菜品萬變不離其宗,宗就是烹飪中最基本的東西。

------------------------------

本文轉(zhuǎn)載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G6CCAVJ305371X3Y.html

熱門精品廚藝教程推薦:
鹵肉卷餅技術(shù)   正宗肉夾饃技術(shù)   黃金土豆餅   老濟(jì)南把子肉   正宗原汁燉牛肉   涼皮商用教程   果香雞柳棒   正宗麻椒雞商用技術(shù)   廚師寶典   夜市新寵芝士黃金薯   網(wǎng)紅臭豆腐技術(shù)   驢肉火燒技術(shù)   柳州螺螄粉配方   蟹黃鍋巴雞技術(shù)   秘方排骨米飯   正宗臺灣鹵肉飯   可真正商用的包子技術(shù)   正宗新疆椒麻雞   醬香米線   鍋巴土豆   香辣肉醬面/米線   臺灣牛肉面   單縣羊肉湯   襄陽牛肉面   楊國富麻辣燙   秘制紅燒肉   麻辣串炸串   青一色特色菜   酸辣粉技術(shù)   黃燜雞米飯   千里香餛飩   棗莊辣子雞   重慶麻辣魚   牛雜湯   淮南牛肉湯   麻辣香鍋   過橋米線/砂鍋米線土豆粉   安徽牛肉板面   ...更多

轉(zhuǎn)載該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轉(zhuǎn)載或涉及版權(quán)、內(nèi)容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以便可以立即刪除;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zhǔn)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

金牌教程推薦

今日實時資訊查閱排行

聯(lián)系
我們

手機(jī)
訪問

手機(jī)掃描二維碼

收藏
網(wǎng)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