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廚藝大全 』->資料正文

上霜菜肴的原理、掛霜制作關鍵及技巧

上霜亦稱糖粘、掛霜或返砂,是指原料經油炸后,放入用水熬制而成的糖漿中離火拌勻,并使糖液再度結晶,在菜肴表面凝成一層潔白糖霜的烹調方法。上霜的菜肴以潔白如雪、質感脆嫩、香酥化渣等特點一直備受食客的青睞,特別是廣大女士和兒童。但上霜菜肴在制作上技術性要求較高,難度較大,特別是對于火候的控制,故在行內被稱為“功夫菜”、“技巧菜”。操作者能夠正確掌握好糖在整個烹調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一系列理化變化是上霜的制作關鍵,理想的成菜效果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糖在上霜過程中的理化變化 廚師之家m.cucurakwarungsunda.com

上霜菜肴的熬糖與拔絲有所不同,因為拔絲的成菜標準是要夾起后能牽出絲來,而上霜的成菜標準則是要使原料表面凝成一層白霜,之所以有這樣不同的效果,主要是熬制糖漿的方法不同,上霜的菜肴必須使糖漿出現(xiàn)“返砂”的現(xiàn)象。所謂返砂,即是指糖漿再度結晶,黏附在原料表面的過程。要想使糖漿重新結晶,關鍵取決于熬糖時溫度和濃度的變化。蔗糖易溶于水,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水所能溶解蔗糖的量是有限度的,這種限度叫溶解度,達到溶解度的溶液叫飽和溶液。蔗糖的溶解度會隨著溫度的增高而加大,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如溫度在20℃時,100g的水可溶解蔗糖203.9g,而溫度在100℃時,100g的水則可溶解蔗糖485.2g,如果在熬制糖漿的過程中,溫度和糖、水的比例超過了這種溶解度的范圍,糖漿中就會出現(xiàn)過飽和溶液,致使晶核形成,而溫度下降越快,溶解度就越低,晶核產生的速度就越快,數(shù)量也越多,而且,當晶核產生后,還會很快成長。這個成長的過程與糖漿中出現(xiàn)的過飽和溶液呈正比,與晶核的生長速度呈反比。白糖結晶時顆粒的大小決定于晶核產生的速度和晶核成長的快慢,一般情況下,當晶核產生速度超過晶核成長速度時,白糖結晶的顆粒就會細小而均勻,這時上霜菜肴顏色潔白光亮,效果極佳;當晶核產生速度低于晶核成長速度時,白糖結晶的顆粒就會較粗而不均勻。 廚師之家m.cucurakwarungsunda.com

另外,蔗糖的轉化作用也會影響晶核的生成。當蔗糖溶液長時間沸騰時,水分子會介入蔗糖分子中去,將其結構分裂成兩個獨立的分子,即葡萄糖和果糖,此過程由于旋光方向轉變,故稱之為轉化作用。生成物稱之為轉化糖。轉化糖吸水性強,不易結晶,所轉化的糖愈多,則結晶愈少,但轉化糖的存在,可促使細結晶形成,使糖甜綿。

上霜菜肴的制作關鍵

一、選料
正確選料是做好上霜菜的先決條件。上霜既然是一種純甜的菜肴,在選料時就應注意選擇與這一口味相協(xié)調的原料,如動物性原料以肥肉或肉餡使用較多,且要選用色澤、氣味均純正、富有彈性的;植物性原料則主要以干果類為主,并且要絕對干燥、衛(wèi)生、無霉變。 廚師之家m.cucurakwarungsunda.com

二、掛糊
掛糊也是作好上霜菜肴的重要一環(huán)。在眾多的糊種中尤以水粉糊和蛋清糊使用最為廣泛。在制糊時只能用手抓而忌用手攪。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避免糊被攪打上勁,另一方面可將糊中的小顆粒抓開、抓勻。糊的稠稀度應根據(jù)原料的特點及放置時間來決定。對用于含水分較多的原料或即刻下鍋炸制使用的糊應略稠一些,而對用于含水分較少的原料或需要稍加放置再使用的糊則應偏稀一些。在制作中并不是所有的上霜原料都必須要掛糊,如植物干果類原料等一般可不掛糊,直接入油鍋炸制。

三、炸制 廚師之家m.cucurakwarungsunda.com
因制作上霜菜的原料有的需要掛糊,而有的不需要掛糊,故所用的油溫也不盡相同,應針對原料的不同性質靈活掌握火候,對于不掛糊的干果類原料在炸制時需用三成熱的油溫中火浸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內外成熟一致,保證菜肴的質量要求,若油溫過高,則易出現(xiàn)外焦而內生或色澤太深等現(xiàn)象;對于需要掛糊的原料,一般需分兩次炸制:第一次先以六成熱的油溫(原料初下鍋時要用高油溫,低了易脫糊),浸炸至八九成熟撈出,然后再以七成熱的熱油復炸,這樣可使表皮更為酥脆,突出成菜的特點。

四、熬糖
該過程是制作上霜菜肴成敗的關鍵。在操作中應熟練掌握原料的配比及制作的程序,特別是對于火候的控制,廚師的技藝如何就在于能否正確把握關鍵時刻幾秒鐘的時間差。 廚師之家m.cucurakwarungsunda.com

首先,用料比例要配制合理。關于上霜菜肴的主料、糖及水的配比問題,有關資料說法不一,但筆者經過多年的實踐,從失敗中總結出較為理想的用料比例為10∶3∶1,即100g主料應用糖30g、水10g,如果糖多水少,超過水對糖的溶解度,而鍋下火力的溫度又不能使糖繼續(xù)溶化時,就會使糖液過濃,致使晶核產生的速度加快,數(shù)量也過多,大量的白糖晶核由于間距過密,就會產生凝結現(xiàn)象,形成大的顆;蚱环粗,若糖少水多,糖的溶解度不夠,必將延長加熱的時間,以提高鍋內溫度,而蔗糖在高溫下極容易焦化脫水,發(fā)生焦糖化反應,縮合成棕黑色的焦糖;若主料過多,熬出的糖液將無法均勻的粘滿主料,出現(xiàn)行業(yè)內俗稱的“花臉”現(xiàn)象。 廚師之家m.cucurakwarungsunda.com
其次,要嚴格控制熬糖的火候。從理論上講,上霜的最佳溫度為115℃至120℃,如果能將糖液控制在該溫度時下入主料,那么上霜的成功率就可得到保證。

為防止糖漿中的水分過快蒸發(fā),蔗糖發(fā)生轉化作用,鍋下的火力溫度應較熬制拔絲菜肴時偏低些,這樣做,既可以有利于糖漿保持潔白的色澤,還可防止糖漿煳鍋;如果火力過大,蔗糖的結晶顆粒易發(fā)生聚合現(xiàn)象,下料后將會使粘裹在原料表面的糖漿形成膠狀物的硬殼。在中小火加熱過程中,糖漿中的水分逐漸減少,這時需仔細觀察糖溶液氣泡的變化,當氣泡由大到小、由少變多,并轉變?yōu)榧毿《鶆虺属~眼狀,且糖漿緊稠狀態(tài)時(此時溫度剛好為115℃至120℃)應即刻投入原料,同時將鍋端離火源,輕輕翻動掛漿的原料,使糖漿均勻的粘裹在其表面。 廚師之家m.cucurakwarungsunda.com

再次,要適時采取降溫措施。視菜肴掛勻糖漿后,應立即停止翻鍋,并采取降溫措施(可將炒鍋放于冷水盆上面),同時用竹筷輕輕撥動,隨著撥動時熱氣的散失和鍋內溫度的下降,糖漿的顏色頓時會變的潔白,此時即可停止對原料的撥動,讓糖的結晶充分在原料表面體現(xiàn)出來;若這時還在繼續(xù)撥動原料,則容易將原料上的蔗糖結晶體撥掉,從而影響上霜的質量;另外,如果原料粘裹糖漿后不能及時降溫,晶核就會很快成長而變大,原料的表面就不會出現(xiàn)“白霜”,而是形成透明的膠狀,同樣達不到成菜的品質要求。

總之,只要掌握好上霜的原理及其制作關鍵,并將火候把握的恰到好處,相信你一定可以制作出高質量的上霜菜肴。 廚師之家m.cucurakwarungsunda.com

熱門精品廚藝教程推薦:
鹵肉卷餅技術   正宗肉夾饃技術   黃金土豆餅   老濟南把子肉   正宗原汁燉牛肉   涼皮商用教程   果香雞柳棒   正宗麻椒雞商用技術   廚師寶典   夜市新寵芝士黃金薯   網紅臭豆腐技術   驢肉火燒技術   柳州螺螄粉配方   蟹黃鍋巴雞技術   秘方排骨米飯   正宗臺灣鹵肉飯   可真正商用的包子技術   正宗新疆椒麻雞   醬香米線   鍋巴土豆   香辣肉醬面/米線   臺灣牛肉面   單縣羊肉湯   襄陽牛肉面   楊國富麻辣燙   秘制紅燒肉   麻辣串炸串   青一色特色菜   酸辣粉技術   黃燜雞米飯   千里香餛飩   棗莊辣子雞   重慶麻辣魚   牛雜湯   淮南牛肉湯   麻辣香鍋   過橋米線/砂鍋米線土豆粉   安徽牛肉板面   ...更多

該內容由用戶「erlincc」發(fā)布
本站僅提供網絡存儲空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內容有誤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可以立即刪除或修正;
本站對此類由用戶上傳的資料無法驗證真實性,請謹慎甄別使用;
本站為該資料建立有專屬討論區(qū),尋求幫助、發(fā)表看法、分享心得或試做體會都可以在討論區(qū)交流,希望大家可以在交流中探討廚藝、發(fā)掘亮點、去偽存真、提升資料價值。
廚師之家建議您這樣學習:
對該資料尋求幫助、發(fā)表看法、分享心得或試做體會,歡迎在此交流:

發(fā)表討論話題 / 免費咨詢專家 進入該資料討論區(qū)

分享資料賺收入

 猜你喜歡
  • 廚師之家這套技術教程全面系統(tǒng)的講解了陜西正宗肉夾饃的制作技術,秉承廚師之家一貫的精益求精制作理念,細致入微、毫不保留,其改良的工藝流程和口味設計在現(xiàn)代市場上更具有生命力和競爭力...
  • 濟南把子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入口有著醇厚的肉香,對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是個非常不錯的經營項目,廚師之家這套技術教程由經驗豐富的廚師掌勺,通過詳細的講解和演示可以讓你輕松掌握把子肉的制作技術...
  • 新疆椒麻雞是一道流行于新疆的傳統(tǒng)名吃,雞肉鮮香、雞皮Q彈,麻而不木,辣而不燥,清爽可口、回味悠長,該教程將新疆老師傅的獨門秘方完整的呈現(xiàn)給大家,配方準確、講解詳細,從選材到配料、做法、技巧等等,核心內容毫無保留...
  • 這款燒雞公肉嫩香滑,辣而不燥,川渝特色十足,松軟鮮香口感新奇,自成一派,出品快速,味道穩(wěn)定,教程由高清視頻和圖文內容相結合,配方準確、講解詳細,專業(yè)師傅售后指導包教包會,終身免費技術升級,不論有無基礎,均可以學會獨立操作...
  • 這款紅燒肉作為每桌必點的招牌菜使用了最為質樸的食材及原料,采用獨特燒制技法精心烹制而成,完美的詮釋了傳統(tǒng)紅燒肉肥而不膩、軟糯香甜的特征,另外它還具有不膩不腥、瘦肉不柴、軟糯多汁、形狀完整四大亮點...
  • 該教程將為大家獨家揭秘這款獨特魚片上漿技術,通過高清視頻詳細演示操作手法,核心技術毫無保留,使用該方法處理的魚片表面有光澤,加熱后不易斷碎,而且口感鮮嫩可口,爽滑Q彈,味道純正自然...
  • 廚師行里有句老話“唱戲的腔,廚師的湯”,充分說明湯在中式烹飪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尤其高湯更為常用,大部分飯店小吃店都會用到。今天給大家講解的這款高湯是通用款,適用范圍廣泛,可以用在米線、米粉、面...
  • 這套菜譜由「中國名菜網」提供,兌換以后使用單獨的用戶名和密碼在中國名菜網上面使用,里面包括火爆旺菜、創(chuàng)新菜品、名店名菜詳細制作配方三千多款,內容豐富、圖文并茂、解析詳細,對廣大餐飲朋友尤其是酒店經營者、廚房管理人員、專業(yè)廚師、廚藝愛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業(yè)在菜品調整、新菜推出、經營思路等方面有非常實用的參考價值...
  • 本教程系統(tǒng)完整地展現(xiàn)了醬驢肉前期新湯的制作,詳盡的原料、香料、鹽度比例、計算公式,同時利用獨家技巧,最大限度使新湯達到回味醇香、入味徹底的老湯效果。鹵肉流程中原材料預處理、上色入味、去腥增香、火候把控、老湯養(yǎng)護清理、香料調料循環(huán)換算等各環(huán)節(jié)全程演示和技術要點解析,以確保醬色自然,飽滿醇香的成品效果...
  • 牛里脊(打盡筋膜)——入冰箱隔天或隔夜放置——切片——沖漂血水——擠水——漿制以5千克凈牛肉片為例,漿制過程如下:1、切好的牛肉片放入盆內,下入食粉25克、鹽30克抓捏至牛肉片粘度增大、上勁。2、...
  • 剁椒魚頭的版本有很多種,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魚頭的選擇、辣椒的品種、祛腥的方式等,各有各的技巧。但不管怎樣變化,有些關鍵點是變不了的,要做好剁椒魚頭下面的內容很關鍵。常見的魚頭品種:最好的品種是雄...
  • 肝臟是動物體內儲存養(yǎng)料和解毒的重要器官,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具有營養(yǎng)保健功能,是最理想的補血佳品之一。原材料主料:豬肝兩副,香菜、香蔥各50克,姜、桂皮、白豆蔻、八角、香葉、干辣椒段各20克,草果...
  • 砂鍋菜的烹飪很有講究,這一道是先用其他炊具把原料制成半成品,然后再把這些半成品轉入砂鍋“煨”制,菜肴一經上桌,香味撲鼻,誘人食欲。材料:光鴨半只(約重1000克),姜片、蔥段、干辣椒段、蔥花各少許...
  • 番茄醬和番茄沙司,名字非常相似,生活中很多人會混為一談,當做同樣的調料使用,其實它們之間是有區(qū)別的。番茄醬番茄醬,以成熟紅番茄為原料,經過打破、打漿、去皮、殺菌,制作而成,擁有不可缺少的多種營養(yǎng)物...
  • 一、佐料重慶人的味道就是麻辣,重慶小面肯定也沾染了這一特點,一碗正宗的面必須要有良好的佐料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戶,必須搭配的佐料有:蔥花、榨菜粒、豬油、芝麻醬、油辣子海椒、花椒面、醬油、味精、姜蒜水。...
  • 學廚是件很辛苦的事,夏天頂著爐火給“上帝”做各種美食,那是相當相當?shù)臒幔瑢W這行時先著好心理準備,首先要有精湛的刀工,有利于美化菜肴、有利于入味,便于食用。刀工是按照菜肴的需求切成各種形狀及大小,烹...
  • 蔥是作菜時最常用的一種調味作料,用的恰到好處,還是有些不容易的。例如“清炒雞蛋”,將少量蔥放油鍋內煸炒之后,倒入調好味的蛋液翻炒幾下出鍋,即可收到鮮香滑嫩的效果;如果把許多蔥直接放入蛋液(很多人習...
  • 干煸本是川菜制作中常用的烹調技法,但現(xiàn)在其實已經不局限于川菜了,而是一種很常用的烹調技法。“干煸”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煸干”,就是用中小火將食材中的水分炒干成菜,所以又稱煸炒或干炒。適合干煸的食材有...
  • 一名廚師,如何才能做到優(yōu)秀,成為餐廳至關重要的中心人物,影響整個餐廳的味道呢?可以做到以下四點,你就是一名優(yōu)秀的大廚了!一、廚藝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廚師必須擁有過硬技藝,不但須精通多菜系的烹飪技法,更...
  • 關于勾芡,不知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很多新手做出的菜肴吃起來味道不錯,但菜肴的色相總感覺不怎么樣。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沒有掌握好勾芡的技巧。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勾芡需要掌握的必知技巧,以及勾芡時需要注意...

分享人

erlincc

關注 主頁

金牌教程推薦

聯(lián)系
我們

手機
訪問

手機掃描二維碼

收藏
網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