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廚藝資料
以下列出的資料類別為:菜譜文庫 ─ 海鮮河鮮   排序方式:按關注熱度
  • 我國的鱸魚又稱花鱸、寨花、鱸板、四肋魚等,俗稱鱸鮫,與長江鰣魚、太湖銀魚并稱為“四大名魚”之一。下面介紹地道的鄉(xiāng)村野味(三)豆香咸鱸魚的具體做法。 主料:鱸魚1500克(一條魚,出兩份)。 輔料:...
  • 原料:竹笙80克,蝦蓉100克,血燕50克,蘆筍50克,上湯100克。調料:雞粉10克,鹽4克,味精6克,糖2克,淀粉8克,胡椒粉適量。制作方法:1、將竹笙洗凈,改刀成1.5厘米的段,釀入事先調好味的蝦蓉。2、將血燕釀在竹笙...
  • 原料:活桂魚750克,蝦仁150克,素魚翅80克,香菇50克。調料:魔廚高湯10克,亨仕達干貝素2.5克,天添鮮味精3.5克,胡椒粉1.5克,鹽2.5克,生粉15克,清湯300克。制作:1、桂魚宰殺洗凈取肉,將魚肉制成魚膠,加入調味料...
  • 原料:水發(fā)墨魚絲200克豬瘦肉200克泡豇豆、泡酸菜共150克子姜絲30克小米椒絲15克姜末、蒜末、蔥花、花椒、豆瓣醬、鹽、料酒、生抽、生粉、菜油各適量制法:1、把水發(fā)墨魚絲切成小段;豬瘦肉切成絲,納碗加鹽、料酒和...
  • 材料:原料:花鰱魚頭1500克,香蔥段100克,剁椒200克,圓蔥盯香菜、豆豉、蔥、姜、蒜各10克。調料:紅油50克,白酒10克,芝麻油4克,色拉油35克,高湯1500克,魚頭鹵300克。制作:1...
  • 創(chuàng)意由來:日本米顆粒圓潤,蒸好后不太黏,炒好后粒粒分明,口感干香耐嚼,每公斤售價多元。黃少宏借鑒中餐“鮑魚撈飯”的思路,把原版的蒸泰國香米換成了炒日本大米,口感干香筋道。制作:黃少宏,現(xiàn)任廣州江山享味...
  • 創(chuàng)新點:葷素食品科學搭配,大大提高了原料本身的營養(yǎng)價值。特點:肉質鮮嫩、造型美觀。制作人:陳亮現(xiàn)在很多食客吃飯講究綠色、營養(yǎng)、健康。開胃的小菜在各大酒店應運而生,它們不但制作簡單、營養(yǎng)豐富,所用的原材...
  • 原料:茄子750克(以長條的茄子為好),青花魚干100克。調料:鹽3克,糖8克,味精2克,豆豉5克,清湯50克,李錦記蒸魚豉油50克,色拉油1000克。制作:1、茄子去皮,去頭、去蒂后順長切成12等份,洗凈后備用。2、鍋內放...
  • 海腸扣香飯從海參撈飯改良而來,38元/份,每天能賣三四十份。 原料:活海腸500克,五花肉。ǚ适莞靼耄150克,韭菜末100克,香米200克。 調料:蠔油20克,味達美30克,老抽5克,生粉5克,白糖10克,雞粉5...
  • 刺身也稱為魚膾、魚生、生魚片,指將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蘸調味料直接食用的菜品。起源于中國,在中國古代是常見的魚類菜品,今流行于日本、朝鮮半島等地。魚生在中國古代逐漸式微可能是因多以淡水魚為食材的關系...
  • 初加工:選用1250克的河魚10條宰殺制凈,打一字花刀;10個朝天椒剪成段。熟處理:1.鍋內入色拉油,燒至八成熱,下魚快速炸一下,撈出控油。2.鍋入大豆油500克燒熱,下蔥段250克、姜片50克、八角10個、朝天椒炒香,放...
  • 材料:基圍蝦、排骨醬、海鮮醬、味精、小蔥、蒜蓉、蒜蓉醬、蒜汁、小米椒碎、鹽制法:1、把基圍蝦逐一去頭剝皮治凈后,納盆加排骨醬、海鮮醬和味精抓勻,腌漬10分鐘待用。2、把小蔥切成段,擺在長條形的鐵盤里,待用...
  • 材料:主料:河蚌豬肚輔料:姜片、蔥段、豬肉皮塊、青紅椒節(jié)、野山椒節(jié)、青花椒滑菇調料:青油、鹽、味精做法:1、把河蚌取肉治凈后,切成一字條。把新鮮豬肚治凈后,也切成條狀。兩種主料分別投沸水鍋里,汆一水撈出...
  • 原料:水魚(即甲魚)1條(約重克),五花肉克,大蒜瓣克,鮮尖紅椒克,高湯克。調料:鹽克,味精克,豆瓣醬克,辣妹子醬克,五香粉克,色拉油克,香菜克。制法:、水魚宰殺后燙去皮,斬成小塊,入七成熱油中炸至表...
  • 創(chuàng)新點:中餐里加入西餐元素,用干牛至葉泡出來的牛至油來炒黑米,增加了香草的清新氣味。制作:王欽銳,中國烹飪名師,現(xiàn)任成都文藝之家會所行政總廚做法:、鍋入色拉油克、牛至油克,下入蒸好的黑米飯克炒香,盛出...

聯(lián)系
我們

手機
訪問

手機掃描二維碼

收藏
網(wǎng)站

頂部